上一页|1|
/1页

主题:公积金政策决策 能再公开些吗

发表于2014-07-04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公积金新政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还在进行中,而二次贷款拟叫停的条款仍被保留,备受各界关注。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中产、公务员、改善型买家受此影响较大。而有政协委员和呼吁,公积金的财政收支、决策公开度需要大幅提高,管委会的决策会议应该尝试允许媒体和部分市民代表旁听,并形成制度。

  业内人士:对刚需改善型买家影响大

  公积金的新版意见稿中,此前争议最大的二次贷款拟叫停条款,继续被保留,即“已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不予贷款。

  本周一,广州住房管理公积金相关负责人在通气会上介绍,截至2014年5月,广州全市累计共有36.6万名职工贷款,约占全部缴存总人数396.5万人的9.2%,这部分贷款职工不但提取了本人账户的资金余额,同时使用了结余资金843亿元,占总结余资金的82%,而二次及以上重复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不足1万人,“受到该政策限制影响的职工人数较为有限”。

  然而,合富辉煌集团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指出,广州若叫停公积金二次贷款,将是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中,政策收紧幅度最大的城市。“既然市民还清第一次贷款,才贷款第二次,那政府可以减小第二次公积金贷款的额度,但不能剥夺了市民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权利。”

  黎文江认为,由于部分开发商不鼓励买家使用公积金贷款,因此使用公积金贷款的买家能享受的优惠会较少,近年广州房价明显上涨,而公积金贷款的最高上限并没有随之提高,在公积金贷款不能覆盖大部分房款的情况下,更多买家会选择全额商业贷款。“用公积金贷款的买家比较少,所以新政即使叫停二次贷款,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市民:限制贷款总额或比限制次数更合理

  市民马女士提出,公积金控制二次贷款,主要是希望能让更多中低收入群体享受到利息较低的公积金贷款,但如果控制的是贷款总额,会否比控制贷款次数更合理?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控制贷款总额会相对合理,“如果公积金余额比较紧张,确实应该优先未贷款过的人,尤其是优先购买首套住房的人,但很多人的钱存进去就睡大觉了,就算有贷款也不够钱买房。”

  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相关人士曾表示,缴存公积金相当于纳税,是互助性的积累资金,难以获得人的同意,只能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但韩志鹏认为,税收具有强制性,而公积金缴存带有一定的自愿成分,不能将两者等同。“本来就是老百姓自己的钱,到用钱的时候越来越难用到,这是不公平的。”

  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公众目前对公积金新政的了解不够充分,才会引起较大争议,叫停二次贷款的条款主要是为了限制“钻漏洞”的群体,防止“穷人为富人垫资”。“公积金是争取保障只买得起一套房的中低收入群体,本来就是保障民生,而不是锦上添花。”

 疑问:公积金是否真的缺钱

  除了收紧公积金贷款政策,为防控资金流动性风险,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还决定,对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的存贷比及贷款发放额度进行合理控制,2014年的存贷比不超过80%,贷款额度不超过170亿元。这是广州首次设定公积金年度贷款限额。

  早在今年4月,广州公积金新政进行首次征求公众意见时,贷款政策收紧已引起外界猜测,广州公积金余额是否吃紧。

  当时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曾向央媒透露,广州住房公积金提取量大,结余资金偏少,给公积金使用带来较大压力。“若不对贷款政策进行调整,预计到2015年,就不能满足职工首次购房贷款的需求”。

  公积金相关人士当时曾向媒体透露,对比此前一直宣称的“额度充足”,这是广州公积金首度松口承认未来额度可能面临不足。

  但在本周一的通气会上,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调研员马永胜重申:“公积金资金紧张的问题并不存在。”

  根据此前公积金提供的数据,至2013年底广州住房公积金累计结余980亿元,已发放的贷款余额为780亿元,剩下200亿元中,有十几亿元购买国债进行,其余金额则是广州住房公积金目前的“盈余”。有公积金人士表示,这一资金状况属于较为充裕。

  马永胜认为,公积金管理与银行不同,银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动资金,但公积金由每个城市独立运作管理,资金管理没有银行灵活。因此必须确保满足职工提取需求,其次才是贷款需求。

  观察

  沉睡公积金的收益去了哪儿

  事实上,存入公积金账户的钱,缴存者提取面临多重关卡,而巨额沉睡公积金的收益与缴存者关系也不大。

  按照《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规定,公积金收益分配顺序如下:(一)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二)上交财政的公积金管理费用;(三)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住房公积金收益用于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比例不得低于60%。”

  个人公积金账户的缴存金额,实际上属于个人财产,而将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公共事业,或者进行,市民并没有“话事权”。

  此外南都记者发现,从2002年到2012年的广州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情况公报中,对于管理费用的支出的解释越来越笼统,从2008年起,并没有将“下一年管理费”单列。11份可查到的公报中,只有2005年的报告单列了公积金购买国债的情况,其他年份均没有列明。

  “上海曾经发生过社保金被挪用,造成余额不足的问题。广州公积金只有财局或内部监督还不够,必须把账本做细,接受公众监督。”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公积金收益购买国债、收支等详情,必须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广州政务公开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公积金的账目公开水平也必须跟上来。”

  “广州公积金晒账的透明度,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广州晒“三公”、“四公”越来越规范,公积金“晒账”也应该更为及时,不能2013年底才公布2012年的情况,建议考虑每季度晒账一次,用途、支出也要进一步细化。“晒三公都比公积金晒得细,这个真的不应该,否则这笔资金风险很大,很容易有漏洞。”

  此外,在公积金新版意见稿发布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曾被邀请参加讨论会,就新版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但他认为,公积金有意识邀请更多学者来提建议是好的方向,但力度还远远不够大。“比如参加管委会会议的代表涉及面、人数还不够广,也缺乏媒体和市民代表,这是一个缺陷。”

  曾经是广州市规委会委员之一的彭澎认为,规委会开会目前比较开放,管委会应该借鉴规委会做法,尝试邀请媒体和部分市民代表参加,并且形成机制,决策过程公开、透明,可以增进市民对新政的理解,也有助于提出更多合理的改进措施。

    公积金新政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还在进行中,而二次贷款拟叫停的条款仍被保留,备受各界关注。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中产、公务员、改善型买家受此影响较大。而有政协委员和呼吁,公积金的财政收支、决策公开度需要大幅提高,管委会的决策会议应该尝试允许媒体和部分市民代表旁听,并形成制度。

  业内人士:对刚需改善型买家影响大

  公积金的新版意见稿中,此前争议最大的二次贷款拟叫停条款,继续被保留,即“已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不予贷款。

  本周一,广州住房管理公积金相关负责人在通气会上介绍,截至2014年5月,广州全市累计共有36.6万名职工贷款,约占全部缴存总人数396.5万人的9.2%,这部分贷款职工不但提取了本人账户的资金余额,同时使用了结余资金843亿元,占总结余资金的82%,而二次及以上重复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不足1万人,“受到该政策限制影响的职工人数较为有限”。

  然而,合富辉煌集团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指出,广州若叫停公积金二次贷款,将是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中,政策收紧幅度最大的城市。“既然市民还清第一次贷款,才贷款第二次,那政府可以减小第二次公积金贷款的额度,但不能剥夺了市民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权利。”

  黎文江认为,由于部分开发商不鼓励买家使用公积金贷款,因此使用公积金贷款的买家能享受的优惠会较少,近年广州房价明显上涨,而公积金贷款的最高上限并没有随之提高,在公积金贷款不能覆盖大部分房款的情况下,更多买家会选择全额商业贷款。“用公积金贷款的买家比较少,所以新政即使叫停二次贷款,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市民:限制贷款总额或比限制次数更合理

  市民马女士提出,公积金控制二次贷款,主要是希望能让更多中低收入群体享受到利息较低的公积金贷款,但如果控制的是贷款总额,会否比控制贷款次数更合理?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控制贷款总额会相对合理,“如果公积金余额比较紧张,确实应该优先未贷款过的人,尤其是优先购买首套住房的人,但很多人的钱存进去就睡大觉了,就算有贷款也不够钱买房。”

  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相关人士曾表示,缴存公积金相当于纳税,是互助性的积累资金,难以获得人的同意,只能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但韩志鹏认为,税收具有强制性,而公积金缴存带有一定的自愿成分,不能将两者等同。“本来就是老百姓自己的钱,到用钱的时候越来越难用到,这是不公平的。”

  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公众目前对公积金新政的了解不够充分,才会引起较大争议,叫停二次贷款的条款主要是为了限制“钻漏洞”的群体,防止“穷人为富人垫资”。“公积金是争取保障只买得起一套房的中低收入群体,本来就是保障民生,而不是锦上添花。”

 疑问:公积金是否真的缺钱

  除了收紧公积金贷款政策,为防控资金流动性风险,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还决定,对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的存贷比及贷款发放额度进行合理控制,2014年的存贷比不超过80%,贷款额度不超过170亿元。这是广州首次设定公积金年度贷款限额。

  早在今年4月,广州公积金新政进行首次征求公众意见时,贷款政策收紧已引起外界猜测,广州公积金余额是否吃紧。

  当时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曾向央媒透露,广州住房公积金提取量大,结余资金偏少,给公积金使用带来较大压力。“若不对贷款政策进行调整,预计到2015年,就不能满足职工首次购房贷款的需求”。

  公积金相关人士当时曾向媒体透露,对比此前一直宣称的“额度充足”,这是广州公积金首度松口承认未来额度可能面临不足。

  但在本周一的通气会上,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调研员马永胜重申:“公积金资金紧张的问题并不存在。”

  根据此前公积金提供的数据,至2013年底广州住房公积金累计结余980亿元,已发放的贷款余额为780亿元,剩下200亿元中,有十几亿元购买国债进行,其余金额则是广州住房公积金目前的“盈余”。有公积金人士表示,这一资金状况属于较为充裕。

  马永胜认为,公积金管理与银行不同,银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动资金,但公积金由每个城市独立运作管理,资金管理没有银行灵活。因此必须确保满足职工提取需求,其次才是贷款需求。

  观察

  沉睡公积金的收益去了哪儿

  事实上,存入公积金账户的钱,缴存者提取面临多重关卡,而巨额沉睡公积金的收益与缴存者关系也不大。

  按照《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规定,公积金收益分配顺序如下:(一)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二)上交财政的公积金管理费用;(三)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住房公积金收益用于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的比例不得低于60%。”

  个人公积金账户的缴存金额,实际上属于个人财产,而将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公共事业,或者进行,市民并没有“话事权”。

  此外南都记者发现,从2002年到2012年的广州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情况公报中,对于管理费用的支出的解释越来越笼统,从2008年起,并没有将“下一年管理费”单列。11份可查到的公报中,只有2005年的报告单列了公积金购买国债的情况,其他年份均没有列明。

  “上海曾经发生过社保金被挪用,造成余额不足的问题。广州公积金只有财局或内部监督还不够,必须把账本做细,接受公众监督。”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公积金收益购买国债、收支等详情,必须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广州政务公开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公积金的账目公开水平也必须跟上来。”

  “广州公积金晒账的透明度,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广州晒“三公”、“四公”越来越规范,公积金“晒账”也应该更为及时,不能2013年底才公布2012年的情况,建议考虑每季度晒账一次,用途、支出也要进一步细化。“晒三公都比公积金晒得细,这个真的不应该,否则这笔资金风险很大,很容易有漏洞。”

  此外,在公积金新版意见稿发布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曾被邀请参加讨论会,就新版意见稿提出修改意见,但他认为,公积金有意识邀请更多学者来提建议是好的方向,但力度还远远不够大。“比如参加管委会会议的代表涉及面、人数还不够广,也缺乏媒体和市民代表,这是一个缺陷。”

  曾经是广州市规委会委员之一的彭澎认为,规委会开会目前比较开放,管委会应该借鉴规委会做法,尝试邀请媒体和部分市民代表参加,并且形成机制,决策过程公开、透明,可以增进市民对新政的理解,也有助于提出更多合理的改进措施。

上一页|1|
/1页